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快速跃升。几十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从零起步、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快速跃升,核心专利、知名商标、精品版权、优质地理标志产品等持续增加。2020年国内(不含港澳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8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3017.3万件,均为2012年的4倍多。2019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全球第一,马德里国际商标申请量居全球第三。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由2012年的63.69分提高到2020年的80.05分。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提升到2020年的第14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是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世界领先的5000个品牌中,中国占408个,总价值达1.6万亿美元。在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91位大幅跃升至2020年的第31位,连续两年进入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2019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6%。最新统计显示,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直接产值达6398亿元。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快速跃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98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的第一天,原航天工业部207所工程师胡国华,提交了我国第一件发明专利申请,专利号“85100001.0”。以此为起点,我国的专利事业步入正轨,走上了快车道。图为胡国华展示30多年前获得的中国第一件发明专利证书。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摄
准确把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成绩,极大地鼓舞了干劲,更明确了知识产权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激励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热情,同时准确把握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继续沿着党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特别是要突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以更高的标准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以更大的力度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
保护知识产权,优化营商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创新型国家建设,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图为2020年4月26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2019)》有关情况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摄
准确把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坚持以我为主、人民利益至上、公正合理保护,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又防范个人和企业权利过度扩张,确保公共利益和激励创新兼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鲜明的价值导向。我们要将人民群众的知识产权合法权益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创新活力是否得到有效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得到有效推动,作为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要坚持以我为主,在充分吸收借鉴世界知识产权制度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适应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要坚持公正合理保护,把握好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既有效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有力促进知识的传播利用,让创新成果更好造福人民。 准确把握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竞争策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原则,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及相关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国际规则和标准,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要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合作,倡导知识共享。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知识产权在国际合作竞争中的策略要求,需要我们着眼国家改革开放大局,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特别是要借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一带一路”、中美欧日韩、金砖五国等知识产权合作平台,推动知识产权国际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要加强内外平衡保护,既依法严格保护在华外资企业的合法知识产权,也要推动外国政府加强对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准确把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顶层设计、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等作出重点部署。这是立足全局、着眼未来,就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这六个方面相互关联、有机统一,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需要我们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这六点重要指示,树立系统观念,突出工作重点,一体推进落实,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在知识产权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开创知识产权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切实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本领,不断开创知识产权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部门共同派员入驻服贸会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现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和咨询服务,有力保障了服贸会的成功举办。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 蒋文杰/摄
着眼未来,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顶层设计。加快制定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十四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目标、任务、举措和实施蓝图,制定年度计划,推进有序实施。坚持权利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原则,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又防范权利过度扩张。大力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助力破解“卡脖子”问题;配合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促进相关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继续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启动实施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与时俱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严格执行民法典知识产权相关制度规定,做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修订,建立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工作机制,稳步实施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做好商标法进一步修改调研论证,加强地理标志立法。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业务指导制度建设,促进审查授权标准、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有机统一。协调推进知识产权部门与法院在线诉调对接,促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重拳出击、整治到底。 协同发力,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加强部门间的工作协同配合,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构建大保护格局。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增强系统保护能力。努力打造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推动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和公益培训,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持续创新,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抓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一系列改革部署的落实,确保改革实效。研究实行差别化的产业和区域知识产权政策,完善知识产权审查制度,促进审查理念更新、技术革新、工作创新,持续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更好满足群众需求。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新业态新领域发展。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完善价值评估机制和标准,改进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研究制定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相关制度,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 积极作为,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多边治理,加快完成我国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工作,积极参与相关自贸区协定知识产权章节谈判,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及相关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国际规则和标准,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拓宽知识产权对外宣传渠道,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进一步树立我国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深化“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共建创新之路。全面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知识产权章节和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促进贸易往来。 坚守底线,坚决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事关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保护,依法管理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完善知识产权反垄断、公平竞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形成正当有力的制约手段。形成高效的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快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建设,加强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维权援助,切实维护自身发展利益。
订单提交后,10分钟内,我们将安排工作人员和您联系!
廊坊市商标专利版权服务平台
联系人:平台客服
热线:400-0670-568
QQ:3239330659
地址:中国 河北 廊坊安次 龙河工业区汇智道85号 裂变客科创服务中心